3月31日,华为正式发布了2016年度财报,报告显示,华为运营商、企业、终端三大业务在2015年的基础上稳健增长,实现全球销售收入521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净利润37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4%。2016年华为投入研发费用达764亿元人民币。
有世界级的研发投入,没有世界级的研发产出
2016年华为营业利润率为9.1%,2013年以来利润率首次跌破两位数。2013-2015年,华为营业利润率分别为12.2%、11.9%和11.6%。
根据财报数据,华为的净利润增长也出现了大幅下挫。2016年,华为净利润率是7.1%,仅获得0.4%的微增,2015年华为净利同比2014年增长了33%。
财报一发布就引发热议,尽管华为2016的营收同比增长34%达到5216亿元(华为2016年在《财富》500强排行榜上排名第129位)、研发投入高达764亿元,但外界很多人认为华为2016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只有0.4%,增产不增收,华为却投入764亿元在研发上,华为为何有世界级的研发投入,没有世界级的研发产出?研发投入是否过度?
当然,更多挑战来自华为内部。有一些员工问,华为研发投入那么多钱,到底做出了什么东西?值不值?
华为首席财务官孟晚舟指出:“华为2016年利润率7.1%,数据很健康,从全球500强来看,也属于不错的利润率。华为2016年经营结果健康,现金存量充裕,资本架构稳健、没有泡沫,抗风险能力强。2017年,华为将不断提升公司运营效率,提升经营质量,实现稳健发展。”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财报发布当天的沟通会上公开评价,以全球500强公司为标的,华为净利润率能够达到7.1%,已经是“非常不错”了,实现有质量的增长。他认为,全球经济形势目前处于低迷状态,客户面临收入增长盈利下降的压力,这种情况下华为追求合理的利润率是应该的。
徐直军表示,华为2016年重金投向了研发体系,以及消费者业务利润菲薄是两大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华为近年来在研发上投入逐年递增,2016年创下新高,达到764亿元人民币(美元约110亿),占销售收入14.6%,近十年累计研发投入3130亿元。
经过长期投入和建设,华为在全球共有15个研究院/所、36个联合创新中心,8万名研究人员。目前,华为累计获得专利授权超过6万件,90%以上为发明专利。
单从金额来看,即便在全球,华为研发投入也排名前列。2016年,在全球高科技企业中,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仅有6家,分别是,三星、英特尔、谷歌、微软、华为和苹果。
不过,华为目前有三大业务群,电信设备业务、消费者业务和企业服务业务。徐直军认为,华为研发投入大是总数大,但分摊到每个领域并不算大。
徐直军说,“智能终端如果跟苹果三星比少得可怜,无线领域如果跟爱立信比,也少,在路由器领域,跟思科比少得可怜。所以是总数加起来很大,但是每个领域上并不是最大。不能把to B研发投资说成to C的,把to C的研发投资说成to B的。”
手机毛利不超过30%,拖累了整体利润
拉低华为利润增长的另一个原因是正在高速发展的智能手机业务目前处于“量升利不升”的平台期。
2016年,华为智能手机发货量达到1.39亿台,销售收入1,7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市场咨询公司IDC数据显示,2016年度,全球智能手机总销量为14.7亿万部,华为以9.5%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三,仅次于三星(21.2%)和苹果(14.6%)。尽管出货量挤入全球前三,但利润菲薄,拖累了整体利润。
徐直军透露,华为终端毛利尚未超过30%。相对于运营商业务和企业业务超过40%的毛利,终端收益菲薄。
不过,这并非华为个例,目前,全球除了三星和苹果,所有智能手机公司都处于利润菲薄甚至负利润的漩涡。市场研究公司StrategyAnalytics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球智能机市场的总营业利润为537亿美元。其中,苹果去年的营业利润为449亿美元,占比高达79.2%;三星为83亿美元,占比为14.6%。
华为智能机营业利润只有9.29亿美元,在全球利润中的占比为1.6%。中国前五大智能机品牌的总利润占比甚至不到5%。
华为内部已经意识到该问题,徐直军强调,未来华为终端业务不以追求规模为中心,而以追求盈利为中心。
唯有研发高投入,才能催生核心竞争力
华为每年投入巨资在研发上,华为的研发投入是否属于过度投资?我们先看一组数据,全球高科技行业的顶尖公司在2016财年的收入规模和各个公司的研发投入规模。
从这一组数字,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1、全球高科技企业中,营收超过800亿美元的超级大公司有4家,苹果、三星、Google和微软,都拥有强大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700亿~800亿的企业2家,IBM和华为,前者是百年老店、活着的传奇,后者立志要做一个“活二百年的公司”。
2、领头羊都舍得花钱投入研发——全球高科技企业中,研发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的仅有6家,三星、Intel、Google、微软、华为和苹果,表明“密集投入”是具有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优秀企业的引擎。
3、可持续的大规模研发投入,保障可持续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从而保障可持续的大规模营收。仅靠模式创新,不重视核心技术,在股市上可以表现优秀,但很难成为真正的“巨无霸”;
4、华为营收规模已经是全球第六大了,确实是一家大公司、确实是全球高科技产业举足轻重的大角色。
很多企业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但任正非认为,成功没有捷径,华为能有今天可用一个“傻”字来概括。
“傻”:华为成立30年来,始终坚持只做一件事,专注通信领域,不搞房地产、不搞资本运作,坚持不上市,坚持把每年销售收入的10%以上用于研发,集中全部战略资源,对准一个城墙口,千军万马扑上去,持续冲锋,终于炸开了这个通往世界的城墙口,将缺口冲成了大道,在大数据传送技术上,做到世界领先。
三十年前,全球移动通信的普及率不足1%,三十年后,全球移动终端拥有量超过了100%。不忘初心,方得始终。30年的坚守,华为终于站在了世界之巅,并真正进入到了“蓝海”。
由此可见,华为从一个毫不起眼的小作坊发展成为全球信息与通信技术行业的领导者,并跻身世界500强,其成功在于聚焦战略,在研发上的持续的高投入,厚积薄发,逆风飞扬。
任正非认为,“可持续的生意增长,来自可持续的研发投入;借风口飞起来的猪长不出翅膀;唯有持续密集研发投入,厚积薄发,实现突破是正道。”
华为是中国企业国际化的成功典范,华为的成功告诉我们:一个高科技企业要实现持续成长,唯有聚焦战略,要基于全球化视野、国际化水平的研发投入布局,持续密集的研发投入,不跟风不借势,带着理想主义情怀踏踏实拓宽主航道,才能有真正的战略自信,才能催生出难以替代的核心竞争力。盲目追求高利润是很危险的,这就是推动华为持续增长的关键因素。
评论